当前位置: 首页>走进乐译通>行业新闻

幼童译者身份被遗忘的原因

发布人:天津翻译公司|翻译服务|专业翻译|人工翻译|翻译公司|乐译通翻译     发布日期:2015-06-25     浏览次数:2851次     返回上一页

  1939年,一名幼童在书中回忆留美集体往事时,有一句话道出幼童译者身份被遗忘的主观原因:“在往后的岁月里,当我们为自己在事业上取得的微不足道的成功而感到欣慰时,我们很少去谈及早年奋斗的艰辛。这是我们之间极力避免谈及的话题,因为回忆起来实在太痛苦了”(容尚谦,2006)。其中,幼童回国早年的谋生经历就包括翻译工作,属于“极力避免谈及的话题”,因此个人记载和回忆甚少,而后期的翻译经历,如洋务重臣的文件、驻外公使日记、各国领馆记录、各大英文报刊等保存下来的史料也很分散。因此,幼童最终以在其他领域的成就被载入史册,而其零星的、过渡的翻译经历则被世人遗忘。

  另外,受到中国传统的翻译观的影响,认为翻译是奇技淫巧,不值一提,以致译者地位低下。而且,按照“中国的双线翻译传统”,幼童属于服务于洋务事业的“事务性译者”,而不是着作等身的“文化译者”。前者“翻译目的是在建制内升迁,是建制内的小人物,能见度低,名字不传于世”,而后者“翻译目的是传播新知识,是公众人物,若形象鲜明,对译事的成功很有大帮助”,故“文化译者成为研究焦点,事务性译者不受注意”(孔慧怡,2005:122一124),幼童的译者身份也不被关注。相比之下,同样是官派留学生,但后期的留日留欧生因为其中有严复、马建忠等“文化译者”,其翻译作品和翻译思想一直受到翻译研究学者的重视。
更多。。。